教法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课 堂>教法交流 >细节决定课堂成败

细节决定课堂成败

2014-11-13

细节决定课堂成败

马国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借此机会就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和大家进行交流,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多批评指正。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以往教学形式的主要差别在于:第一、教学主体的定位不同。以前我们虽然了解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践中往往都是“一堂课不停嘴,少讲一句都后悔”,“唱独角戏”,对学生的吸引力毕竟非常有限的,就算咱是郭德纲、咱是小沈阳,也不可能年年春晚叫得响,更何况是咱是天天面对学生,课堂上总唱对角戏肯定没人爱听。现在我们切实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第二、教学形式的差别。我们现在打破学生按排按列的座次法,改为学习小组集中坐的方法,来方便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互助,从原来的排队打饭,变成了现在聚在一起吃桌餐,推杯换盏,学习气氛非常浓、探究热情非常高。第三、教学内容的差别。高效课堂核心指导原则是“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实现一堂课中教、学、练的合理结合,实现课堂学习目标,过去是牛不喝水强按头,现在是扔到河中间,不游你也得游;第四、更加强调奖励体制。针对小组的课堂表现进行加减分评价,形成课堂竞争机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过去是比单项,有人总得奖牌、有人总当替补,现在是赛龙舟,人人出力、人人有荣誉。

李嘉诚说过一段话:“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作为教师,我们栽种的就是知识和思想,影响的就是学生的前途和命运。那么,怎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中最大限度地传播知识、实现课堂效果呐?我的体会就在于注重“细节”,所以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就叫:细节决定课堂成败。

管理学中有一句话,叫做“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100-1=?100-1=0”。可见,细节往往左右结果。在教学中,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始终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下面我从三个细节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第一、学习小组的组建。

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单位人数以六人为宜,人数过多,不利于组内纪律与交流;人数过少,会造成组数太多,降低组间交流效率。分组的主要负责人是班主任,一定要在综合考虑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擅长、性格特征等方面之后,按照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班级科学分组。“组内异质”即一个小组要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说,六名学生的小组,最好包括两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和两名差等生,当然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学生动静的结合、自信与害羞的混搭等方面,最大程度上来实现有效的互助、带动与制约效果。“组间同质”即小组间的综合能力与水平要尽量持平。这个非常重要,因为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历过因为小组实力不均,有的小组中途突出活动的事情,所以为了确保每个组都有信心参与活动,就必须要保证组间同质,实力相当,使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学习小组是否合理组建,不仅关乎一堂课的效率高低,而且决定着一堂课是否可以顺利进行。

2、合理安排组员座位。不能让学生随便做,我觉得最好是两个差生坐中间,两个优等生和中等生分别以对角线坐,这样就实现了包围式温暖,四周式帮扶。

3、醒目树立组牌。醒目的组牌使我们在给小组加减分的时候一目了然,避免出现不知道该给哪组加分或者加错分的现象,做到了课堂上分秒必争。

第二、关于课堂的细节

1、预习内容少而精。预习作业一是要区别于普通作业,二是要切记大而空的作业。预习内容一定要和第二天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最好是根据自己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问题提示,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提前扫除一些基本的学习障碍,第二天的课堂一定要走向更高的深度,有更多的思维碰撞。

2、课堂内容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只是高效课堂的一个形式,或者是一个环节,我们之所以推行这个形式,因为它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如果只采取了这一形式,而不考虑学习内容的合理搭配,只是让学生一味的合作学,那么高效率也无从谈起。拿英语这一学科举例,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我都会从学习、背诵、练习等几个方面来安排课堂内容,为的是降低因为单一学习产生的疲劳感,通过变化内容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走神、犯困现象的出现。而要做到内容形式的多样,就要做到“精讲精练”,而要做到 “精讲精练”,就要善于对教材内容有取有舍。拿教材中的一片阅读文章来说,无论是从理解层面还是知识点层面,都不要面面俱到,我们要做的是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该舍弃的就要舍弃,这样课堂上才会有时间让学生背,让学生练,从而使学生真正有所得。

3、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环节紧紧相扣。上面讲到不能单一的学,为的就是在活动内容的变换中让学生消除对单一内容极易产生的疲劳感,而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要通过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比如说在进行一片大课文阅读理解时,斯通见惯的一种方法就是老师通过ppt呈现问题,或是选择题形式,或是问答形式,学生通过个人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来抢答问题,除了这个,我们要探究其他的替换形式。我的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是 “谁最快”。我会设置五六个问题,写在独立的纸条上,每组一个学生到讲台领取问题,然后回到组内讨论问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只有答案正确才能够领到下一道问题,这样越早回答完问题的组得分越多,并且会越早领到语言点学习的学案,越早进入下一步比赛环节。学生都表示喜欢这个活动,因为各个环节紧密联系,所以迫使他们课堂上很紧张,不敢懈怠,同时觉得很有意思,很有动力。这样,通过变换课堂活动形式,我们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保证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的精讲精练的基础上,还要多研究一下课堂上采取多种的活动形式来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觉得课上的四十分钟不再漫长。

4、检查形式多样化。检查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应该采取多种形式。抢答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好操作,但是很容易形成好学生包场,差生搭便车的局面。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我特别推荐的是抽签提问的这个形式,抽签提问,每个组员都可能代表小组展示活动成果,每个组员的表现直接影响小组得分,这种集体压力能够促使每个组员认真投入小组活动。我用纸牌大小的硬纸片给每个学生都做了签,一面只写着组别,另一面写着姓名和组别。这样的签在随机选人回答问题的时候特别好使。比如说,我在检查背诵的时候,如果背诵内容是十几个语言点,我一般会每组随机抽一名学生,如果时间富余,会进行两轮背诵检查。每人安排3-4个知识点背诵,每组的知识点有重复也有不同,背对一个得一分。这样所有的知识点都考察到了,也保障了参与学生的人数。谁先背谁后背的顺序也是老师洗牌之后的随机顺序,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异议了。用抽签检查背诵,再懒的学生都会疯狂的背诵,也形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只要背不死,就往死里背”。

第三、小组评价制度化,公开化。

没有考核就等于没有制度。在实施对小组加减分这种评价体制之后,我发现学生真的对于小组得分非常重视,如果我们不注意细节,就会出现一些课堂上的小矛盾,降低课堂效率。为了让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小组评价制度化,让学生自觉遵守。

1、每个常规活动分值固定化,使评价简单易操作。比如说,前面我提到的阅读任务中“谁最快”的那个活动,如果有七个学习小组,那么最快回答完问题的小组会得到七分,最后回答完问题的小组会得到一分,这样的给分体制,既能拉开档次,又简单明了,好操作。

2、根据问题难度不同,分值要有不同。问题设置要有层次,一是能够发挥到组内互助的优势,二是调动学生钻研问题的热情。

3、建立严格合作学习的纪律制度,对违反纪律者,严惩不贷。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时,更容易出现说话、嬉笑等违反课堂纪律的事情,所以为了保证课堂良好的学习环境,我对违反课堂纪律的惩罚进行了明确规定,每堂课上第一次违反课堂纪律,小组扣五分,第二次扣十分,以此类推。

4、突击抽查,避免上课走神。对于上课爱走神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突击检查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比如说,我经常在某个知识点学完之后,突击检查某个学生,如果能够回答上问题就能得一分,如果不能,就扣一分。

现在有一句话很流行,叫作细节打败爱情。我在这里想套用一下,细节打败低效,我们要通过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对每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活动、每个教学环节、每个疑难问题、每一分钟的任务安排做到细致入微,环环相扣,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用细节来打败惰性,用细节彰显课堂高效品质。以上我从三个大方面——学习小组组建,课堂实施细节以及评价体制就我个人的体会做了总结。最后我想引用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一段话:“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把我的汇报总结一句话就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简单之中求不平凡!在此祝愿各位老师在“小组合组,实现高效课堂的探究中”硕果累累!谢谢大家!